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新加坡心保和尚佛學講座 八大人覺經啟發深刻智慧

佛學講座

字級

新加坡心保和尚佛學講座 八大人覺經啟發深刻智慧

【人間社 陳建慈 新加坡報導】 2025-05-05
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講的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佛學講座於5月3日在新加坡佛光山舉行,吸引了超過450名聽眾,現場座無虛席。

重量級嘉賓包括怡保禪淨中心監寺慧性法師、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代表童振源、法務祕書陳勁豪、新加坡慈濟基金會執行長劉瑞士、副執行長林偉慶、新加坡衛生部藥品監督局顧問李崇民、新加坡台北工商協會會長呂玉靜、中華總商會商團與委員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陳樹生伉儷,以及新加坡返老還童協會主席葉成德等出席,共同見證這一意義非凡的佛法盛會。

心保和尚以兼具深度與通俗易懂的方式,向大眾闡釋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的核心智慧。講座由講解八大人的八種覺知展開,分別對應菩薩修行所需的八個法門,幫助眾生提升覺悟和智慧,朝向成佛大道邁進。他特別列舉今年初洛杉磯發生的大火為例,印證佛陀所說「世間無常、國土危脆」的教義,提醒大家世間萬物皆處於無常變化,常有離合悲歡。心保和尚指出,唯有修持放下執著之心,才能獲得心靈自由,走向真正身心自在的境界。

心保和尚進一步提到佛陀關於五蘊的教義,「五蘊是重擔,因煩惱從五蘊中生」。五蘊即是世間眾生所依賴的身心元素,但因執著五蘊,生起種種煩惱輪迴苦果。因此,欲證解脫,必須「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,才能超越生死苦海。

心保和尚引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出的「人生四不」,對自己不忘初心,對好事做不請之友,對朋友不念舊惡,對社會不變隨緣,以此來呼應八大覺經中的第六覺知——貧苦多怨、橫結惡緣的對治之道。菩薩應當以布施和慈悲對待他人,等念冤親,不怨恨過去,廣結善緣。

心保和尚強調,《八大人覺經》中的「大人」指的是諸佛菩薩,只要發心護持佛法,立刻潛入菩薩之行。修行六度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及智慧,漸次成就大智慧者即為「八大人」。他詳述了八大覺知法門分別為,覺世間無常、覺多欲、覺心不足、覺懈怠、覺愚癡、覺貧怨、覺欲過患及覺生死,均為修行之關鍵。此經由後漢安世高譯,堪稱貫穿諸法經教的經典之一,稱為佛法的恆常法門。

此外,心保和尚鼓勵聽眾對佛法堅定信心,日常念誦經文,以不斷自我提醒和觀照。他說,發菩提心便會有力量,能夠消除苦惱障礙,福慧雙增。他寄語大眾,「若能在覺知中精進修行,自覺覺他,必能累積無量功德,最終成就無上正等正覺」。

講座圓滿結束後,現場賓客紛紛表示受益良多,期待後續佛光山更多精采講座,為社會帶來更多希望與光明。
12345678910第1 / 200頁
追蹤我們